行业动态

industry trends

2025-07-25

中国石油玩大了,巨资投向核聚变!

 

日前,中油资本发布公告,拟与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油集团旗下“中石油股份”,共同增资昆仑资本,用于投资可控核聚变项目。

三家合计增资32.75亿元,其中中油资本出资6.55亿元,中国石油集团出资16.705亿元,中石油股份出资9.495亿元。

几十亿投资核聚变,这在国内油气行业甚至全球油气行业来说,都是罕见的。那中国石油重金押注,是否要将可控核聚变打造为新的增长曲线?背后又透露出什么能源发展趋势?

 


01、押注“核聚变”

 

核聚变,历来被看作“人类终极能源”。其原理是模拟太阳内部反应,通过氘、氚等轻元素聚变稳定释放能量。

押注“核聚变”-1.png 

图片来源:人民网

与核裂变相比,聚变能原料近乎无限(一升海水可提取的氘,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产生的能量),且无放射性污染,生成物是无害的氦。

也正因如此,核聚变历来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核聚变研究的热度开始向产业界蔓延,吸引了众多公司关注和投资,中国石油就是其一。

在能源行业的发展进程中,巨额投资屡见不鲜,但中国石油此次的动作却引发了行业超常的关注。

32.75亿元,这个数字不仅刷新了国内油气企业对核聚变的最大单笔投资纪录,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能源行业不小的震动。

本次投资由三方构成,中国石油集团,中石油股份,中油资本,最终经过昆仑资本投资核聚变。

昆仑资本是中国石油专门投资、发现战略投资机会,以打造新的增长曲线的公司。

其对外投资新兴产业公司并不奇怪,毕竟已经对外投资了22家公司。

押注“核聚变”-2.png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22家公司中,聚变新能是投资额最高的,达29亿元。

不止聚变新能,近日还传出昆仑资本要收购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股权的消息。信息显示,中核集团、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等签署协议向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增资。

增资后,昆仑资本持有中国聚变20%股权,将成为继中核之后的第二大股东。

押注“核聚变”-3.png 

另外,中国石油辽河油田2019年还利用“油铀兼探”技术,在内蒙古通辽地区勘探出特大型铀矿;2023年,中国石油曾以央企身份现身中央企业可控核聚变领域协同创新发展研讨会;2025年初,中国石油长庆油田与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等单位,在鄂尔多斯盆地泾川地区取得铀矿找矿重大突破并发现特大型铀矿。

日前,中国石油董事长还亲自与中核集团举行了深化合作会谈。双方表示将持续拓展合作领域,高质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一边找着铀矿、一边投资核聚变,还与我国核能央企举行会谈,中国石油近几年的核动作是越来越密集了

     

02、卡位“终极能源”

年营收超3万亿、年产2亿吨油气、手握海量未开发资源,新能源装机近1000万千瓦且增速超越某些电力央企,还能深挖万米深井……

中国石油的稳健发展,彰显着能源巨头的雄厚实力。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传统能源领域的“巨无霸”,却将目光投向了尚未真正落地、离商业化尚远的核聚变。

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核聚变被称为“终极能源”,与地热、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相比,它的能量密度高、转化效率高,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能够实现稳定持续供电,且能源来源丰富。

抢占核聚变这一“终极能源”新赛道,布局未来,是保障能源安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纵深选择。

因此,中国石油投资核聚变,并非普通的价值投资,而是在能源赛道上的关键卡位。

中国石油看上的聚变新能,是聚变领域当之无愧的独角兽。

背靠中国科学院,它是磁约束核聚变领域的成果转化平台,肩负着推动可控核聚变从科学试验走向工程实践与商业应用的使命。

押注“核聚变”-4.png 

聚变新能提出了“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首个商业聚变堆”的三步走战略。

目前,聚变新能的世界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已开启总装,建成后将开展燃烧等离子体物理前沿科学研究,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引领该领域的研究。

天眼查显示,聚变新能75%的股份由安徽及合肥市国资持有,新能源企业蔚来持股5%。

对于中国石油而言,入股聚变新能,是跻身国家聚变能源核心平台的重要机遇。

在能源变革的浪潮中,中国石油布局核聚变,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更将对我国能源格局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