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trends

2024-06-21

国家出资支持!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榜上有名

固态电池的重大机遇来了,有望加速推动发展进程。     


    国家自主来了

日前,《中国日报》报道称,中国或投入约60亿元,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据知情人士描述,确有上述对于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支持,只是具体金额并未最终确定。如果这一投资支持落地,这将是中国政府部门首次对固态电池研发进行规模资金支持。有知情者表示,国家对固态电池的支持较大,加上企业配套资金和外部资本投入,有望更快推进全固态电池的研发。随着这一消息的发布,固态电池的热潮再次被迅速推涨。5月29日,电池板块股尾盘拉升,还有一众企业快速跟涨。相比当前主流锂电池产品,全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电化学稳定性、高安全性的特性,被视为电池领域下一代“革命性”产品。现在,相关产业链正积极推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国、日韩、美国企业均将其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制胜点,试图抢占先机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成为“未来的宁德时代”。    

 

固态电池走得慢

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主流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技术逐渐步入瓶颈,拥有众多优势的固态电池顺理成章成为了行业研发的热点。早在19世纪末,就有学者提出研究固态电池,一百多年过去了,却罕见产业化的消息。这主要是因为固态电池实在太难“造”了。它有多优秀,制造起来就有多困难。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曾公开表示,就技术层面而言,固态电池仍然面临固态离子扩散等很多基本的科学问题,距离商业化还很远。按照电解质的材料区分,固态电池电解质的三大类材料分别是:聚合物材料、氧化物材料和硫化物材料。这些类型的固态电池在研发、量产方面都各有各的“难”,没有十全十美的。其中,聚合物固态电池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但常温下离子电导率较低。氧化物固态电池离子电导率较高,热稳定性好,适合大规模生产,但界面接触差。硫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最高,电化学窗口宽,柔度和可塑性好,或最终为全固态电池主要路径,但其生产要求高,且硫化锂前驱体昂贵,短时制约其商业化。                   

加快推动固态电池

困在实验室的固态电池,毕竟是下一代电革命性产品,一旦突破产业化的阻碍,前景也是相当可观。近年来,行业内众多大厂纷纷开始布局固态电池,其中就有像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行业龙头,像一汽、广汽这样的央国企,还有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今年以来,就有不少企业宣布固态电池的相关消息。上汽集团宣布将于2026年量产全固态电池,2027年实现装车量产交付;宁德时代计划在2027年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广汽集团宣布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的时间点为2026年。甚至,政府也亲自下场,出台政策及提供资金支持固态电池的研发和技术突破。近几年,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相关文件提及固态电池。其中,2023年1月,《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及要加快研发固态电池。另外,日本、韩国、美国、欧盟都有相关鼓励政策发布,并提出固态电池的预期目标。这一次国家出资60亿支持固态电池研发,无疑是给固态电池送来了重大利好,获奖推动固态电池的研发更快地产生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