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trends

2023-01-06

2022年国内油气行业10大新闻

 2022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对于中国石油人来说,2022是与时间赛跑、与自我赛跑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石油人实现了一个个突破,见证了一个个新高——

我国原油产量重上2亿吨,海洋油气总产量再创新高;

中国石化“深地一号”工程定向井井深创亚洲最深;

中国海油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

中国石油长庆、塔里木、西南油气田产量再攀新高峰……攻坚克难,创新奋进!石油人用智慧与汗水,为油气行业浇灌出一个浓墨重彩的2022,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庄严承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贡献。我们一起回顾2022年国内油气行业十大新闻。

 

1.习近平总书记连线中国海油“深海一号”

习近平总书记连线中国海油“深海一号”.jpg

▲当天,与习近平视频连线的“深海一号”作业平台前方工作人员(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2022年4月10日下午,在海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连线中国海油“深海一号”作业平台,前方工作人员向总书记汇报了一线工作情况。习近平向员工们表示诚挚问候,强调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伴随着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投产,自研深、浅水水下生产系统在海上油田成功安装,以及自主研发钻探成功我国陆上最深天然气水平井的超深井钻机等一批大国重器,石油人正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奋勇前进。

 

2.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2022年,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原油产量重上2亿吨,天然气储量、产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勘探方面,中国石油发现四川盆地二叠系吴家坪组页岩气规模增储新层系,有利探区资源量达万亿立方米;中国石化提交綦江页岩气田首期探明地质储量1459.68亿立方米,诞生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大型整装页岩气田;中国海油发现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开发方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向深地挺进,实现塔里木富满、顺北超深油气田规模开发,我国最大超深凝析气田博孜-大北百亿方产能全面投入建设;长庆油田、四川盆地常规气、致密气和页岩气产量持续增长;海上油田上产势头强劲,石油增产量占全国增量一半以上。

 3. “三桶油”全部自美退市!

继中海油从纽交所退市后,2022年8月12日下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陆续发布公告称拟将美国存托股份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至此,“三桶油”全部撤出美股!2020年中海油被美国国防部列入“黑名单”,并于数月后遭纽约交易所强制退市。在2021年8月19日举行的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海油首席执行官徐可强表示,美国制裁目前对该公司业务没有实质影响,对股价的影响也基本消化。2022年4月21日中海油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发行价10.8元,开盘后股价瞬间拉涨至15.55元,涨幅44%,达到主板新股上市首日最大涨幅限制。

 

 4. 我国油气行业发力CCUS取得重大突破 

CCUS技术对于油气行业而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有力手段。在“双碳”战略推动下,国内油气企业加快推进CCUS规模化工业应用专项工程建设,开展原创技术攻关,统筹内外部碳源,全面推进CCUS产业规模化发展,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

12月26日,中国石油在松辽盆地的CCUS工业化应用取得新进展,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突破43万吨,实现国内最大规模注入;12月20日,京津冀最大规模CCUS项目——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八里西潜山CCUS先导试验项目”已累计注入二氧化碳超万吨;11月4日,中国石化与壳牌、中国宝武、巴斯夫在上海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启动我国首个开放式千万吨级CCUS,为华东地区现有产业脱碳,打造低碳产品供应链。8月29日,我国最大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式注气运行,标志着我国CCUS产业开始进入成熟的商业化运营;12月7日,中国海油装备有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的恩平15-1油田群宣布投产,以此为基础开展的“岸碳入海”研究,已在广东惠州启动我国首个千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项目......

 

 5. 我国LNG保供取得重大进展 

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中碳排放量较低的清洁能源,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的清洁源之一。2021年起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2022年在LNG供应保障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

世界杯期间,卡塔尔与中国签署了超级订单。卡塔尔国家能源公司11月21日宣布与中国石化达成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成为液化天然气行业历史上为期最长的天然气供应协议。此外,中国海油作为我国LNG进口的先行者和最大的LNG进口商,自2006年以来,已为中国引入LNG资源超2亿吨,多年布局保障国家油气安全,构建多元化低碳能源供给体系。今年4月底,中国海油牵头签订国内最大规模液化天然气船舶建造项目,9月26日,我国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开始接卸首船液化天然气,标志着该项目实现投产进一步保障能源供应。

6.我国油气管网保供能力日益增强 

2022年,国家管网累计焊接管道里程突破3000公里。全长5111公里的中俄东线,泰安至泰兴段已正式投产,俄气入沪,“北气南下”东部能源通道全面贯通;西气东输四线开建,这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苏皖管道将江苏滨海LNG送至安徽;东北最大天然气枢纽压气站——沈阳联络压气站投运,管网系统调峰调压更加灵活。国家管网集团统筹运行“全国一张网”, 撬动形成“X+1+X”新格局。

 

7.我国油气企业加速布局新能源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传统油气生产企业,在保障油气供给,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先后成立了新能源公司、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等单位,战略布局新能源,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中国石油启动吉林油田风电项目,在玉门油田建设迄今最大的光伏发电及配套储能项目,地热开发形成多个大型集中供暖示范城区;中国石化至今已建成投用供氢中心9家,绿电发电量超2亿千瓦时,镇海炼化国内首套年加工能力10万吨生物航煤装置实现规模化生产,中石化江苏油田分散式项目风电机组完成并网;中国海油聚焦海上风电项目,其风电业务正逐渐在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开花结果。今年11月7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国海油与康菲中国宣传合作,正式启动蓬莱油田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8.石油化工新材料取得突破 

2022年10月10日,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在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被喻为“新材料之王” 的大丝束碳纤维,在我国成功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关键装备国产化。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着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转型升级,全面布署全力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围绕聚烯烃弹性体、高端聚烯烃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碳材料等新领域关键核心材料开展攻关,成功研发生产出一批高端石油化工新材料,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9.我国油气产量亮眼 

2022年我国油气产量亮眼。其中,中国石油2022全年油气总产量突破2.2亿吨,创历史新高;我国海洋油气总产量再创新高,预计达7583万吨。在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各大油田取得的巨大突破:长庆油田全年油气产量当量攀上6500万吨新高峰,再创国内油气田新纪录;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8年保持3000万吨以上,塔里木油田全年油气产量当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310万吨;中国海油南海东部油田年产油气首次突破2000万吨油当量,较2021年增产超过220万吨。

 

 10.高油价助推石油企业利润高涨 

2022年国际油价的总体态势是高位震荡。2022年上半年,布伦特原油一度逼近140美元,WTI原油期货一度突破130美元/桶,均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尽管国际油价随后在下半年掉头向下,但基本保持在80美元左右。受国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影响,2022年“三桶油”半年业绩齐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中国石油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23.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3%;中国石化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35.3亿元,同比增长10.4%;中国海油上半年实现实现归母净利润718.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

从前三季度业绩来看,除了中国石化受累于高成本、化工产品毛利收窄等因素,其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6%,为566.60亿元,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前三季度营收净利都双双实现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实现了净利润1202.71亿元,同比增长60.1%;中国海油净利润达到1087.7亿元,同比上升105.9%,超过去年全年利润。